
PAPER:Social and physical interactive paradigms for mixed-reality entertainment
Full text : PDF
Authors:Adrian David Cheok, Keng Soon Teh, Ta Huynh Duy Nguyen, Tran Cong Thien Qui, Shang Ping Lee, Wei Liu, Cheng Chen Li, Diego Diaz, and Clara Boj (
Mixed Reality Lab, Singapore)
Source : ACM Computers inEntertainment, Vol. 4, No. 2, April 2006. Article 4A
Abstract:
數位訊息在過去20年像洪水般淹沒世界,不管我們在哪裡,就算我們不能看見,我們也能想像自己已被包圍其中。儘管這些數位訊息的原始面貌是數據化的,但透過人來傳遞,它們即會是充滿包含知識、想法、情感的數位訊息。看不見含義的數位網路空間,其實也是個有著陳述人際關係和知識交換非常活躍地進行的空間。但是令人遺憾的,由於技術、經濟、和一些政治因素的限制,並非每個人都能造訪這樣的知識。有時候數位網路有為數不少的部份由於經濟或思想上的標準被限制、訊息被過濾。因此希望透過譬喻(metaphorical)的方式表示這些看不見的含義。
FNVN是一個為了使網路使用者彼此交換的訊息能被看見的藝術性計畫。FNVN結合不同的工具(有MXRToolKit 2006, CarnivorePE, Visible Network Client software)和處理過程,讓使用者在新的且令人興奮的方式中,以具有豐富色彩的虛擬物件來代表數位訊息。這些虛擬物件會因網路裡傳播訊息的不同特性而改變它們的形狀、尺寸和顏色。這項計畫主要的要素為真連結正的消息與網路上的訊息。
而無線網路主要問題之一是它只能行動在有限的領域和需要建立在最小距離的節點之間。透過計畫想要傳播的想法是透過數千個免費網路而相互聯繫連結的一個世界。使用軟體轉變從網路擷取實體對象的數據並且使它們即時的重疊在真正的實體空間。如果能透過數位訊息來作為描述這些節點之間連接的代表, 當它流動時,我們將獲得一層新的路線、交叉口和十字路口,一張被數位訊息所創造出數位城市的虛擬地圖(visual map)。這張虛擬地圖將顯示使用者在全球人類之間的連繫與情感的互動,且會因網路使用者的互動而不斷地改變。
1. 討論網路使用者利用實體環境中的電腦在社交(social)和實體(physical)之間所做的互動。並提供研究例子。
2. 運用3D圖形物件( 3D graphical object),可觸知的互動,和3D聲音,展現這些系統對於無所不在的運算(Ubicomp)允許實體空間操作的物件能與3D數位訊息(3D digital information)相互作用。 3. 在這些系統中,電腦以嵌入(embed)運作的方式,以實體物件本身為介面( interface)與網路使用者在環境中互動。
Note:
我閱讀這篇paper的動機:
1.最近對於making invisible wireless technologies visible事情感到著迷。
2.數位地圖因人而不斷改變很有Slow technology的味道。
3.討論人在實體與網路兩者間的社交互動。符合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傾向。